> 文章列表 > “朱阑门闭绿成行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朱阑门闭绿成行”的出处是哪里

嘿,你知道吗,古人写诗可比咱们现代人会讲故事。这句“朱阑门闭绿成行”就像一部微电影,不仅有颜值担当的柳树,还暗藏着文人、将军、皇帝的爱恨情仇,真是个个有趣。

为啥柳树总爱在古诗里出镜?还不是因为它天生自带柔情蜜意。说白了,这柳树在古人眼里就像个会动的绿精灵,风情万种却也不失风骨。

看看翁承赞是怎么玩转这株柳树的。他不光夸它长得美,还给它安排了豪华的阵容:有才子深情凝望,有将军豪宴助兴,甚至还让隋炀帝这样的大咖来捧场。这下好了,一棵柳树愣是被写活了。

所以说,古诗里的植物可不是简单的装饰品,它们可是文人们抒情达意的好帮手。下次你也试试,找个喜欢的植物,给它编个故事,包准也能写出诗情画意来。

“朱阑门闭绿成行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朱阑门闭绿成行”出自唐代翁承赞的《柳》。

“朱阑门闭绿成行”全诗

《柳》

唐代 翁承赞

斜拂中桥远映楼,翠光骀荡晓烟收。

洛阳才子多情思,横把金鞭约马头。

高出营门远出墙,朱阑门闭绿成行。

将军宴罢东风急,闲衬旌旗簇画堂。

彭泽先生酒满船,五株栽向九江边。

长条细叶无穷尽,管领春风不计年。

炀帝东游意绪多,宫娃眉翠两相和。

一声水调春风暮,千里交阴锁汴河。

缠绕春情卒未休,秦娥萧史两相求。

玉句阑内朱帘卷,瑟瑟丝笼十二楼。

《柳》翁承赞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译文:柳

阳光斜照在中桥,映着远处的楼阁,绿油油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。晨雾散去后,蓝天如洗,柳树上的碧绿色也随之收敛。洛阳的才子们多情而忧思,他们随意地拿起金鞭,召唤着坐骑。高高出营门,远远越过城墙,通行的红楼门紧闭,形成了一排绿色的通道。将军的宴会结束后,东风急促地吹来,旌旗闲散地挂在画堂上。彭泽先生的船上满满都是美酒,五株柳树栽种在九江边。长长的条状叶子无尽无穷,迎风拂面的春风感觉不到岁月流转。昔日炀帝的东巡意愿繁多,宫娃们眉眼青翠,和他们相得益彰。一曲水调春风暮时响起,千里交阴将汴河困住。春情缠绕纠缠未了,秦娥和萧史两人相互追求。美玉的句子在阑内传来,红色的帘幕轻轻卷起,丝绸的罩笼盈盈上升至十二楼。

诗意:这首诗以柳树为主题,描绘了柳树的美丽和在不同时刻的变化。诗人通过形容柳树在阳光下摇动和在晨雾散去后恢复平静的样子,表达了对柳树生命力和顽强的敬佩之情。另外,诗人还以洛阳才子多情和将军宴会的场景,为整个诗歌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情感。

赏析: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柳树的韧性和美丽。诗人通过描述柳树在不同光线下的景象,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柳树的柔软性和生命力。诗中的洛阳才子和将军宴会等插入情节,使整首诗变得更加丰富多样。此外,诗中还有暗示古代历史人物和故事的意象,包括彭泽先生、炀帝、秦娥和萧史等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。整体而言,这首诗描绘了柳树的美丽和对柳树的赞美,通过插入人文情感的元素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