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天日正明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中天日正明”全诗
《赠西人利西泰》
明代 李贽
逍遥下北溟,迤逦向南征。
刹刹标名姓,山山记水程。
回头十万里,举目九重城。
观国之光未,中天日正明。
《赠西人利西泰》李贽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赠西人利西泰》是明代文学家李贽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中文译文:
逍遥下北溟,
迤逦向南征。
刹刹标名姓,
山山记水程。
回头十万里,
举目九重城。
观国之光未,
中天日正明。
诗意: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远方的景象,表达了对西人利西泰的赞美与祝福。诗人以远离尘世、自由自在的心态,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以及人们追求理想的向往。诗中还融入了对国家兴盛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希望。
赏析:
这首诗词以雄浑的笔触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才情。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进一步解析:
\"逍遥下北溟\":逍遥表示自由自在,北溟指北方的海洋。这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,自由畅游于北方海洋的意境。
\"迤逦向南征\":迤逦表示曲折迂回,向南征指向南方进发。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中,充满了曲折和艰辛。
\"刹刹标名姓\":刹刹表示频繁,标名姓指记录名字。这句表达了诗人频繁地标示自己的名字,表明他在远方的旅途中承受着艰辛和困苦。
\"山山记水程\":山山表示多山,记水程指记录水的流程。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众多山脉和河流,突显了旅途的漫长和壮美。
\"回头十万里\":回头表示回顾,十万里指十万里的旅程。这句表达了诗人回顾自己的旅途,意味着他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旅程。
\"举目九重城\":举目表示抬头,九重城指高耸的城池。这句表达了诗人抬头仰望,看到九重高耸的城池,暗示了他已经到达了一个重要的目的地。
\"观国之光未,中天日正明\":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期望和希望。观国之光未指诗人相信国家的光明未来尚未到来,中天日正明表示太阳正在中天升起,意味着国家的前途光明。
总体来说,这首诗词运用了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的语言,以壮丽的景观和深远的寓意,表达了诗人对西人利西泰的敬意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。它展示了李贽的才情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,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自由、追求和希望的思考。